漠河金矿开办之后,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效益,而且具有直接的挽利源、实边防、裕军费的作用。其创办之目的有三。
一是为了杜绝俄人私自越境偷采金矿,保护国家利源。漠河金矿位于黑龙江右岸,与额尔古纳河相近,对岸即为俄国境内。先前,俄人招集中、俄流民四五千人盗挖金矿,既损中国利权,又扰中国边境。对此,前任黑龙江将军文绪曾向清廷奏呈其事,并提出过因应之策;总理衙门曾照会俄国官方勒令各矿收回封闭,以清国界;曾纪泽在出使英俄时,亦曾饬请总理衙门照会俄国公使禁止盗采金矿;到刘瑞芬出使俄国时,又重申此议,并上奏清廷指出:该矿中国“若不及早筹办,久必为人占据,贻患无穷”。到恭镗和李鸿章奏请开办该矿时,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一问题,指出:“开矿之举,实关边要利害,与内地矿务专言利者不同”,此举“重在防边,兼筹利国”。
二是为了开发边境,充实边防力量,防止俄国乘机入侵。由于漠河地区金矿丰富,俄国人大量入境私采金矿,使黑龙江边境形同虚设,大有导致俄人入侵之虞。若开办漠河金矿,就能起到抑制俄人入侵的作用。李鸿章指出:“从来疆场之间,常以虚实为强弱。俄自嘉庆季年创开金矿,逐渐缔造,至道光、咸丰之际,尼布楚遂为雄城,已有骎骎东逼之势。其时中原多故,未暇兼营,遂致以彼之实,乘我之虚,侵我边陲,如涉庭户。……若金矿一开,人皆趋利,商贾骈集,屯牧并兴,可与黑龙江北岸俄城声势对抗,外以折强邻窥伺之渐,内以植百年根本之谋。且因此自行轮船,则江面不令独占;开通山路,则军府不致远悬。此皆防患未萌而不容稍缓者也。”后来,李鸿章在其为漠河金矿请奖的奏折中,又强调了这一实际作用,认为已形成了“与黑龙江北岸俄城隐然对抗”之势。